银行是弱势群体?
4日下午,2015全国两会继续进行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在发言时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期,推进改革过程中会伴生很多问题。因此才有后来,张建国说到“银行是弱势群体”,不过还是引发哄堂大笑,现场包括总理也笑了。
银行大佬这次是自己揶揄了自己一番,堂堂国有大行的行长,在公开的场合说自己是弱势群体,这到底是为哪般?想想中国金融行业目前资产最重,规模最大的非银行体系莫属了,公开的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11月底,中国银行业国内资产规模同比攀升13.9%,至165.5万亿元;国内负债总额同比上涨13.4%至153.5万亿元。而同期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子行业的规模则一度在10万亿至20万亿元之间徘徊。
为什么银行能在21世纪的黄金十年大幅甩开距离,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遥遥领先,一度成为国人眼中的金饭碗,而如今却又被国有大行行长自诩为“弱势群体”?
一句话:时代变了。这已经不是那个最好的时代,银行的体制性垄断和息差保障开始逐步破除,业务多元化趋势开始显露,各个细分产品上都面临其他金融脱媒趋势的分解和钝化。而以往作为“一家之主”的银行,目前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不论是体制内优势政策的逐步放开,还是外部市场压力的冲击,银行最终将脱去半市场化的保护伞,通过公开透明的市场化运作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来看看2013年以来中国的金融、银行圈发生了哪些事儿?
上层的利率市场化大幕已经开启: 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人民银行12月8日公布了《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并自2013年12月9日起施行。此外,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保障,存款保险制度,也将在近2年推出。
另外,虽然银行最后的救命稻草,存款利率上限没有放开,最近的一次降息调整是上个周末,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也就是说,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了2.5%,即便是上浮30%,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也不过是3.25%,低于原先上浮20%后的3.3%,因此,整体而言,银行负债端的压力将趋紧,而这两次降息实际上都是不对称降息,也就是进一步缩小了银行本来“安全有保障”的息差,将银行的生存能力进一步抛向了市场。
一边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息差的缩窄,经济形势的下滑和银行对信贷风险管控能力在特殊经济周期期间呈现出的趋紧压力;另外一方面是银行体系外直接融资渠道开始大力铺开,不论是证券、IPO、私募债、融资租赁、证券化等传统金融渠道,还是P2P、众筹、电商小贷等多元化的新兴投融资服务手段,都在弥补银行金融服务的间隙。
也正因为如此,昔日的金融圈大佬,才有油然而生“银行是弱势群体”的感慨。虽然在目前这个阶段,银行仍旧是社会融资服务的主体,也还承担着一半以上的社会融资规模供给;但是,未来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的信贷和投融资服务功能将被更多的社会化渠道所承接,最后形成一个更为全面、健康的,并且富有行业竞争力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郑重声明: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