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中缅边境迅速部署 震慑幕后对手
当前缅甸内战可以说既有其国内政治的影响,又有国际大气候的背景。在历史上,缅甸军方与地区武装之间就一直纠缠不清,各种小规模的军事武装冲突更是频频上演。2015年是缅甸大选之年,对于各武装力量而言,他们挑起武装冲突的目的在于浑水摸鱼,趁机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范围。其在战场上虽打得不错,但其劣势也是非常明显,这些武装势力普遍装备差,火力弱,攻则后劲不足,守则难以持久。在无外援的情况下,败下阵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实际上,没有一个国家会允许自己国内有分裂力量存在,缅甸政府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任凭地方武装势力不断扩张,势必将对缅甸中央政府的统治构成威胁。在战场上,缅军虽然占据军事优势,但要想彻底消灭地方武装诚非易事。
就国际背景来说,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其在处理对外关系特别是中国周边事务时,正愈发倾向于使用软实力,并由此形成一套“战法”:在中国周边国家中寻找、培养、整合和扶植亲美政府,制造一个事实上的反华国家,自己则站在背后,并通过强化与对象国的军事同盟,破坏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削弱中国领导“一带一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努力等手段,来阻止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崛起。
近几年,缅甸加快了民主化进程,美国借机实现了与缅甸关系的正常化,并取得历史性突破进展。2011年6月美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访缅。在这一年里美国多位高官先后访问缅甸,这些高官中还包括当时美国务卿希拉里。2012年5月17日,奥巴马任命了22年来美国第一位驻缅大使,同时宣布进一步放松对缅甸的经济制裁,准许美国企业在缅投资。9月19日,美国财政部解除了对缅甸总统吴登盛和联邦议会人民院议长吴瑞曼的制裁。11月19日,奥巴马访问缅甸,并成为50年来第一位访缅的美国总统。美国如此不遗余力的强化同缅甸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推行“美式民主”,并借此推动亲西方的昂山素季上台,建立一个亲美政权,抵消中国对缅甸的影响力。此外,美国也正在寻求与缅甸开展更具实质意义的军事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以来,美缅关系出现戏剧化逆转,日本紧随其后大搞日缅亲善。2013年1月2日,日本新内阁的副首相兼财相麻生太郎访问缅甸。在访问期间,麻生表示日本将免去缅甸拖欠的约5000亿日元贷款,并将于3月底前提供新一批500亿日元贷款。5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访缅甸,成为36年来首次访问这个东南亚国家的日本首相。25日,安倍晋三与缅甸最大在野党、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举行会谈。安倍表示:“我们愿举宫民之力,支持正在推进民主化的缅甸的国家建设”,有意积极支持缅甸民主化。日本副首、首相相继到访缅甸债务,提供新贷款,并与在野党保持积极联系,显然,这不仅仅是为了寻求经济利益,而是有着深层的战略动机。
事实上,缅甸既是马六甲以西大国进入印度洋的桥头堡,又是围堵中国的重要节点,还是牵动中、美、日三大势力的利益结合部。随着美、日与缅甸政府及各种政治势力合作的强化,中国的战略活动空间或将被严重挤压。有鉴于此,以美日同盟为战略主轴,以防华遏华为基调的战略焦虑和冒险性不断彰显。就中国声称缅甸空军进入中国边境误炸导致人员伤亡一事,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海军少将于当地时间3月13日表示,“中国必须保持克制,并采取避免加剧紧张局势和损害外交解决可能性的行动。”,除敦促中国方面予以克制之外,柯比海军少将在新闻发布会上还针对中国声称可能会在边境进行空中巡逻的声明表示:“在目前的缅甸局势下,这种行为很可能提高发生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误判的危险”,从而表达了对此事件有可能发展为偶发武力冲突等事态的担忧。
毫无疑问的是,缅甸战事对交战方及美日而言可能都有利可图,但唯独对于中国是不利的。已经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美日同盟正在中国周边制造地区紧张局势。而缅甸长期的内战势必将导致中国边境不稳,陆上能源线处于黄色警戒状态。若任凭缅甸内战升级,甚至域外大国加以助推将成为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或将在缅甸复制“乌克兰模式”以此来介入中国周边的安全事务,继而掌握战略主动权。
在笔者看来,美国官员应该理解中国切身安全利益关切。试问,如果美国的邻国发生内战,其邻国政府战机频繁闯入其本土空袭,并造成国民伤亡的话,美国该作何反应呢?美国又该如何处置?要清楚的是,任何国家面对邻国战机越境空袭采取必要的手段,维护自身国家及国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完全是正当的,也是无可指摘的合法行为。不幸的是,美国官员的通病是:他们很难站在他国的角度考虑问题。
此外,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合并行动,显然刺激了美国的中枢神经。在今后一个时期,美国的力量将不得不被吸引到俄罗斯周边。按照美国的行为模式,未来一段时间,美国一方面将在亚太地区制造局势混乱,另一方面将利用台独、疆独、藏独分子搅局,牵制中国的发展,以避免在美、俄对撞的时候,中国坐享发展机遇。
因此,可以推测缅甸军机越境或许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缅甸军方想借空袭向中国政府施压,让缅甸地方武装人员无法进入中方境内;第二种可能是与美国达成某种交易,迫使中国无暇西顾,防止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向俄提供支持;第三种可能是通过越境“轰炸”惹恼中国,继而拉中国下水。第四种可能是由于缅甸空军人员素质不高,导航、定位等相关技术落后,才导致越境投弹事件的发生。
但无论是那种可能性,中国绝不会坐以待毙,也绝不会在事关国家主权及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和让步。中国军方14日表示,中国已组织多批战机,对向中国边境抵近飞行的缅甸军机进行跟踪、监视、警告、外逼。由此可见,中国的军事行动既是为了应对不测,更是震慑对手。
郑重声明: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