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快速入门教程以及搭建个人博客网站

一:下载github

二:安装GitHub

下载之后点击

技术分享

进行安装过程,安装之后桌面上会有两个图标,如下图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三:新建项目

GitHub是图形界面模式,Git Shell是命令行模式,在Windows系统下我们使用GitHub进行代码管理。
1:打开GitHub图形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或注册新账号,如下图:

技术分享

2:登录之后新建项目

点击左上角

技术分享

进行新建项目,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新建之后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在电脑上查找刚才所选择的路径,会发现在该路径下会新建一个“Temp”文件夹,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点击软件右上角

技术分享

填写项目说明,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下一步点击右上角

技术分享

展开之后点击

技术分享

在浏览器中查看项目详情,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3:在计算机中Temp文件夹下添加一个空白文档”测试.doc“,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下一步打开GitHub程序,会发现界面有所改变,之后按照提示填写内容,然后点击

技术分享

提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提交之后如下图所示,然后点击右上角

技术分享

进行同步

技术分享

同步完之后在浏览器中查看,这时项目的提交次数已经变成了”2“,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点击

技术分享

可以查看先前的版本,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四:修改项目

在计算机中修改先前新建的空白文档”测试.doc“,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修改保存之后,在软件中再一次进行提交同步操作,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同步之后再浏览器中查看,提交次数已经变成了3次,之后可以分别下载第二次与第三次提交的文档,可以比较看出我们修改的内容。

五:删除项目

想要删除不需要的项目时,点击右下方

技术分享

进入删除页面,然后点击页面最下方

技术分享

弹出删除框,然后填写删除项目的名称,然后点击

技术分享

进行删除,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六:结束细语

GitHub for Windows简化了一些概念和操作,并且几乎所有主要操作都通过图形界面来完成,基本上能完成日常写作了。这些主要的简化包括:

1. 将push到远程仓库简化为一个同步按钮
2. 将提交到本地仓库简化为只需要对一些列修改添加评论
更多的,还包括分支的建立和管理,这部分自己去探索吧,总之,GitHub for Windows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GitHub功能十分强大,但是对于新手而言用起来确实有点困难,本篇文章只是演示简单的用法,接下来如果有时间会详细的给大家讲讲GitHub的用法。

转载请注明:爱分享 ? Windows英文版GitHub客户端使用操作流程图文攻略教程现没中文版
原文地址:http://www.ihref.com/read-16514.html

Github的基本功能:

  • Repository:你和我一起做“知乎首页”,“知乎首页”就是Repository,即项目或者”未来武器T2级425mm磁轨炮“之类,怎么叫随你,你只需知道Repository是个放项目的地方就行。有时候会出现Repositories,是多个Repository的意思。
  • Fork:我们把制作“知乎首页“的工作分开,你负责美工,我负责前端开发,但我们还需要数据服务器高手。你找来了一位php大牛,这位大牛很快搞定了服务器端,闲来无事,就看了看我的前端代码,一看,“我靠,这怎么一点也不语义化呢?全是尼玛的清一色的<div>啊,将来做交互js还搞不搞dom了……”于是这大牛在Repository中找到了我写的“zhi.html”,Fork了一份,也就是授权拷贝。
  • Branch:Fork之后,在大牛的Github上出现了一个同样叫做“知乎首页”的Repository,但是这个Repository是复制品,只归他,这就是他的Branch,也就是分支。
  • Pull Request:大牛做完了一份全新的高端zhi.html,点了Pull Request,也就是推送请求。我接受了,看了一眼,顿时惊讶爆表,“中国足球——高,实在是高!”
  • 现在你懂了,Github的结构是Repository-Branch-(获取/推送)文件。你又发现Github可以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新增的部分用绿色标记,删除的部分用红色标记。Pull Request还可以控制,甚至可以合并Branch,这就是团队合作利器啊,真乃高大上也,手痒了吧?心动了吧?
  1. 请注册Github并登录。
  2. 下载客户端并登录,客户端负责你硬盘上的数据与Github服务器数据的交互,然后设置存储目录。为了表现你的才华,你决定将此目录命名为“诸神之爹”。
  3. 既然有这么多的国外开源项目,我们国内哪有不自主的道理。必须要实践一下这个顶好赞的Fork功能。现在你来到了Fadeoc/frontend · GitHub,你看到了这是用户Fadeoc的一个叫做“frontend”的Repository,你笑了,这家伙学习前端知识不过十天,代码一片渣,竟然有的代码里只写了“土豆”和“二狗子”几个汉字。你点了一下右上角的Fork,然后clone in desktop,保存到“诸神之爹”,哇!文件已经在你电脑里了,完全免费耶!+10086!
  4. 一个小时后,你对Fadeoc的渣代码颇有心得,决定帮他改良,不然他这项目就完了。你改好之后,Pull Request,这丫的竟然说你的代码太渣,不吸收。贱人!老子自己做,抢你市场份额!
  5. 你点了右上角自己头像后面的+号,选择了第一个New repository,即新建repository,并且起了个名字,叫做“完爆Fadeoc”,然后点击绿色按钮set up in desktop,弹出保存框,选择“诸神之爹”。于是“诸神之爹”下出现了一个“完爆Fadeoc”的文件夹。
  6. 你自己写了一份“神爹首页.html”,把它放在了“完爆Fadeoc”文件夹下。
  7. 你打开了客户端,看到客户端界面中master Branch(主人分支,这名字太云端了)出现了一个Uncommitted changes,即未提交的变动,也就是你刚写的“神爹首页.html”。你点开show按钮,在summary(摘要)的部分添上“滚你丫的Fadeoc”,在Description(细节描述)的位置是没必要写的,但你还是决定添上“爆你菊花”四个大字。然后选择“Commit to 你的用户名”。
  8. 为了把这个提交上传到Github上让贱人Fadeoc看到,你点击了客户端右上角的后面显示了一个“+1”的Sync,即同步,过了几秒,Sync前的两个曲线箭头停止了转动,同步成功了,“+1”消失,表示一个文件成功上传。
  9. 你来到Github,刷新自己的个人页,“完爆Fadeoc”这个Repository出现在页面上,点开它,在里面你看到了”神爹首页.html”。
  10. 为了让这个项目的初始目的更加浅显易懂,你决定添加一个Readme.txt,虽然从前下载的N多软件的文件夹里总是有一个Readme.txt,你一个都没打开过。但在圈里混,就得混的人模狗样的,于是你在“完爆Fadeoc”下新建了一个Readme.txt,里面写上,“Fadeoc,没错,说的就是你,看我口型,你个贱人!”
  11. 同样使用客户端commit,然后sync,过了几秒,刷新github,你看到又多出了一个readme.txt。而且在下面又多出一个文字显示框,里面显示的就是readme.txt里面的内容“Fadeoc,没错,说的就是你,看我口型,你个贱人!”,避免了Fadeoc这个贱人不想打开readme.txt也就看不到你亲切问候的尴尬局面。Github真是贴心呐。
  12. 你复制了这个Repository的地址,Email给了Fadeoc。
  13. Fadeoc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于是他Fork了你的Repository,修改了readme.txt,然后pull request,你看到fadeoc新生成的branch下的readme.txt被改成了“你才是贱人”。你拒绝了合并请求。
  14. Fadeoc再次pull request,readme.txt改成了“敢不做恶吗?”
  15. 你有点烦了,这他妈的怎么才能不让他pull request,将来大项目N多陌生人菜鸟pull request烦不烦,就不能不开源,转私有吗?你终于找到了Github的升级服务,你笑了,将这个Repository从Public转成了Private。Fadeoc肯定会继续pull request,得不到你回应的他只会渐渐被复仇的怒火烧尽理智,可是,谁在乎呢?
Github还有更多细节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慢慢学会。但是不管如何,现在你会使用Github的基本功能了。

编辑于 2015-03-26 105 条评论 取消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赞同63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技术分享

来源: <http://www.ihref.com/read-16514.html>

http://www.ui.cn/project.php?id=20957

你个人使用Git,涉及的基本概念就这么几条

GitHub中就不用担心,它会记录你提交的每个版本,并把这些都放在一个仓库(Repository)里,而每一次提交改变就是 Commit,你可以随时回退到任意一个版本。

可能还分别衍生出B1、B2及C1、C2,在GitHub里有分支(Branches)可以记录这种方案的分化过程。

后来你觉得B1和C2方案中都有可取的地方,把它们融合一下就可以输出终稿了,Git里当然也支持这种分支合并(Merged)

多人协同,也就是Git真正厉害的地方

每个人电脑里都留一份,需要时就和云端服务器同步,Git就是采用这样的所谓分布式系统。好处是更安全,也更便捷。

开源的项目是任何人都可见,你可以Fork一个项目,这相当于在你的账号下从原项目新建了一个分支,你可以在此基础上改动,如果有希望提交给原作者的成果,可以发合并申请到原库(Pull Request),原作者可以看到通知并决定是否合并。通过这种方式,大家就可以合力将某个开源项目变得更好。

git是一个版本控制工具,github是一个用git做版本控制的项目托管平台。”这有点类似于Wordpress和Wordpress.com的关系,前者是一个任何有都可以用的免费博客系统,后者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通过注册来直接使用Wordpress写博客(国内上不了

    第三步:修改文件

    可以看到Designers-Learn-Git这个仓库里只有两个文件“README.md”(项目说明)和“花名册.txt",这里我们只需尝试修改后者(道理和修改有很多文件的仓库是一样的)。可以直接在线修改,也可以先克隆到本机再修改,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肯定是要采取后者,不过这里我们可以先看看在网页上直接修改怎么操作。


    在线修改:直接在页面上点”花名册.txt“的名字,进入如下详情页,再点击”Edit“。

    技术分享

    这里设计的任务内容是在花名册上随便写写你的ID和Tiitle,初衷是能通过这个和学习这个教程的同学有一个互动,看看你能排到第几位。

    在编辑页面编辑完后,滚动到页面底部,点击绿色的“Commit Changes”按钮确认提交。

    技术分享


    本地修改:另一种办法是把项目克隆到本地后再修改,打开客户端(这里以Mac最新版为例),点击右上角的“+”号,切换到“Clone”,找到“Designers-Learn-Git”后点击右下的“Clone Repository”按钮。

    技术分享

    然后从本地找到克隆的文件夹,打开“花名册.txt”,编辑并保存。这时再切换到GitHub应用的窗口,你会发现它在“Changes”页已经检测到并列出了你的改变,然后点击Commit & Sync(同步)按钮,将修改提交并同步到GitHub。注意,提交和同步是两个动作,需要先将下图那个绿色的按钮激活,这两个动作才会同时执行,否则你就需要在提交后再点整个界面右上角的Sync(适用于做出多个修改后统一提交的情况)。

    技术分享

      第四步:申请合并

      在确认已经对自己Fork了的仓库修改成功后,你可以将提交合并申请,申请将你的版本合并入最初的项目也就是我创建的 Designers-Learn-Git,步骤如下:

      在网页上打开你Fork的Designers-Learn-Git的页面,点击这个醒目的绿色按钮

      技术分享

      再点击“Create pull request”按钮,提交申请,完成后我会收到通知,并将你补充的内容合并入原库。

      技术分享

      注意上图圈红的地方显示了要合并的两个分支,由于没有新建分支,这里就默认显示两个库都仅有的Master主分支,你可以尝试新建分支,并选择其它分支申请合并,体验GitHub的分支功能,本文作为入门教程这里就先不赘述了,有问题的同学可以联系我。GitHub使用拓展-能做的远不止这些!版本管理,协同开发与设计,这只是GitHub最基本的用途,事实上利用Git的体系,可以实现很多其它事情。

        用GitHub协作翻译

        苹果发布Swift语言,号称更加容易上手,让很多设计师都跃跃欲试。官方同时发布了(翻译成中文后)达300多页的官方手册,而国内一个自发组织起来的团队,30多个人用9天时间即将翻译和校对工作全部完成,他们每人都还有自己的事情,上班、上线、创业,然而借助GitHub他们仅用业余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这一壮举。他们的口号是“这一次,让中国和世界同步”

        技术分享

        点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项目和翻译成果。

          用GitHub写书

          说到了前一个例子,就不得不提GitBook,一个结合GitHub和Markdown来制作精美在线读物的工具。你可以自己或和任何人合作,编著一本在线书籍,还能够销售,当作家不再只是梦。

          技术分享

郑重声明: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