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鸟哥的私房菜(3)— 主机的规划与磁盘分区 读书笔记
1.各硬件装置在Linux 中的文件名
- 在Linux系统中,每个设备都被当成一个文件来对待。并且几乎所有的硬件设备文件都在/dev目录下
- 常见设备与其对于文件名
2.磁盘连接的方式与设备文件名的关系
-
以 IDE接口来说,由于一个IDE扁平电缆可以连接两个 IDE装置,又通常主机都会提供两个IDE接口,因此最多可以接到四个IDE装置。这两个 IDE接口通常被称为 IDE1(primary)及IDE2(secondary),而每条扁平电缆上面的 IDE装置可以被区分为Master不与Slave。这四个IDE装置的文件名为:
IDE\Jumper
Master
Slave
IDE1(Primary)
/dev/hda
/dev/hdb
IDE2(Secondary)
/dev/hdc
/dev/hdd
- SATA/USB接口的设备文件名根据linux内核检测到磁盘的顺序决定的
-
如果你的
PC上面有两个
SATA磁盘以及一个
USB磁盘,而主板上面有六个SATA的插槽。这两个
SATA磁盘分别安插在主板上的
SATA1,SATA5
插槽上,请问这三个磁盘在Linux中的装置文件名为何?
- SATA1插槽上的文件名:/dev/sda
- SATA5插槽上的文件名:/dev/sdb
- U盘磁碟(启动完成后才被系统识别):/dev/sdc
3.磁盘的组成复习
- 磁盘组成:盘片、机械手臂、磁头与主轴马达
- 盘片:扇区(sector)与柱面(Cylinder),每个扇区512bytes
- 第一个扇区记录两个重要信息:
- 主引导区(Master Boot Record, MBR):可以安装引导加载程序地方,有446 bytes
- 分区表(partition table):记录整颗硬盘分区的状态,有64 bytes
- 柱面文件系统的最小单位,也是分区的最小单位,通过柱面号的方式划分分区。
- 上图在linux系统下文件名分别(假设硬盘设备文件名为/dev/sda)为:P1:/dev/sda1 P2:/dev/sda2 P3: /dev/sda3 P4:/dev/sda4. Windows下则分别对应C,D,E,F盘
- 分区几点注意
- 其实所谓的『分区』只是针对那个64 bytes的分区表进行配置而已!
- 硬盘默认的分区表仅能写入四组分区信息
- 这四组分区信息我们称为主要(Primary)或延伸(Extended)分割槽
- 分区的最小单位为柱面(cylinder)
- 当系统要写入磁盘时,一定会参考磁盘分区表,才能针对某个分区进行数据的处理
- 扩展分区(Extended):由于第一个扇区所在分区表(partition table)只能记录四条数据,那么可以利用额外的扇区记录更多的分区信息。
- 由扩展分区切成的分区,称为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上图对应在Linux中的设备文件名
- P1:/dev/sda1 P2:/dev/sda2 L1:/dev/sda5 L2: /dev/sd6 L3: /dev/sda7 L4: /dev/sda8 L5: /dev/sda9
- 前4个号码都是保留给Primary或Extended用的,逻辑分区设备号码由5开始。
- 主分区、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特性:
- 主分区与扩展分区最多可以有四个(硬盘的限制)
-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 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持续切割出来的分割槽;
- 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数据存取的分区为主分区与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 逻辑分区的数量依操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区(5号到63号), SATA硬盘则有11个逻辑分区(5号到15号)。
- 开机流程与主引导分区(MBR)
- BIOS:开机主动执行的软体,会认识第一个开机的设备
- MBR:第一个开机设备的第一个扇区内的主引导分区块,内含引导加载程序。
- 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一个可读写内核文件来执行的软件
- 内核文件:开始操作系统的功能
- Boot loader的功能:
- 提供菜单: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开机选项,多重引导功能
- 载入内核文件:直接指向可开机的程序区段来开始操作系统
- 转交其他loader:将引导加载功能转交给其他loader负责
- 上述第三点说明:boot loader除了可以安装在MBR之外,还可以安装在每个分区的引导扇区(boot sector)
- 上图总结:
- 每个分区都拥有自己的启动扇区(boot sector)
- 图中的系统分区为第一及第二分区,
- 实际可启动的核心文件是放置到各分区内的!
- loader只会认识自己的系统分区内的可启动核心文件,以及其他loader而已;
- loader可直接指向或者是间接将管理权转交给另一个管理程序。
- 如果要安装多重启动, 最好先安装Windows再安装Linux:
- Linux在安装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将启动管理程序安装在MBR或个别分区的启动扇区, 而且Linux的loader可以手动配置菜单(就是上图的M1, M2...),所以你可以在Linux的boot loader里面加入Windows启动的选项;
- Windows在安装的时候,他的安装程序会主动的覆盖掉MBR以及自己所在分区的启动扇区,你没有选择的机会, 而且他没有让我们自己选择菜单的功能。
4.Linux安装模式下,磁盘分区的选择(极重要)
-
根目录为主,表示方法"/"。
-
“挂载”:利用目录当成进入点,将磁盘分区的数据放置在该目录下,也就是进入该目录就可以读取该分区的数据
- 在Linux系统中,每个设备都被当成一个文件来对待。并且几乎所有的硬件设备文件都在/dev目录下
- 常见设备与其对于文件名
2.磁盘连接的方式与设备文件名的关系
-
以 IDE接口来说,由于一个IDE扁平电缆可以连接两个 IDE装置,又通常主机都会提供两个IDE接口,因此最多可以接到四个IDE装置。这两个 IDE接口通常被称为 IDE1(primary)及IDE2(secondary),而每条扁平电缆上面的 IDE装置可以被区分为Master不与Slave。这四个IDE装置的文件名为:
IDE\Jumper Master Slave IDE1(Primary) /dev/hda /dev/hdb IDE2(Secondary) /dev/hdc /dev/hdd - SATA/USB接口的设备文件名根据linux内核检测到磁盘的顺序决定的
-
如果你的 PC上面有两个 SATA磁盘以及一个 USB磁盘,而主板上面有六个SATA的插槽。这两个 SATA磁盘分别安插在主板上的 SATA1,SATA5 插槽上,请问这三个磁盘在Linux中的装置文件名为何?
- SATA1插槽上的文件名:/dev/sda
- SATA5插槽上的文件名:/dev/sdb
- U盘磁碟(启动完成后才被系统识别):/dev/sdc
3.磁盘的组成复习
- 磁盘组成:盘片、机械手臂、磁头与主轴马达
- 盘片:扇区(sector)与柱面(Cylinder),每个扇区512bytes
- 第一个扇区记录两个重要信息:
- 主引导区(Master Boot Record, MBR):可以安装引导加载程序地方,有446 bytes
- 分区表(partition table):记录整颗硬盘分区的状态,有64 bytes
- 柱面文件系统的最小单位,也是分区的最小单位,通过柱面号的方式划分分区。
- 上图在linux系统下文件名分别(假设硬盘设备文件名为/dev/sda)为:P1:/dev/sda1 P2:/dev/sda2 P3: /dev/sda3 P4:/dev/sda4. Windows下则分别对应C,D,E,F盘
- 分区几点注意
- 其实所谓的『分区』只是针对那个64 bytes的分区表进行配置而已!
- 硬盘默认的分区表仅能写入四组分区信息
- 这四组分区信息我们称为主要(Primary)或延伸(Extended)分割槽
- 分区的最小单位为柱面(cylinder)
- 当系统要写入磁盘时,一定会参考磁盘分区表,才能针对某个分区进行数据的处理
- 扩展分区(Extended):由于第一个扇区所在分区表(partition table)只能记录四条数据,那么可以利用额外的扇区记录更多的分区信息。
- 由扩展分区切成的分区,称为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上图对应在Linux中的设备文件名
- P1:/dev/sda1 P2:/dev/sda2 L1:/dev/sda5 L2: /dev/sd6 L3: /dev/sda7 L4: /dev/sda8 L5: /dev/sda9
- 前4个号码都是保留给Primary或Extended用的,逻辑分区设备号码由5开始。
- 主分区、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特性:
- 主分区与扩展分区最多可以有四个(硬盘的限制)
-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 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持续切割出来的分割槽;
- 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数据存取的分区为主分区与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 逻辑分区的数量依操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区(5号到63号), SATA硬盘则有11个逻辑分区(5号到15号)。
- 开机流程与主引导分区(MBR)
- BIOS:开机主动执行的软体,会认识第一个开机的设备
- MBR:第一个开机设备的第一个扇区内的主引导分区块,内含引导加载程序。
- 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一个可读写内核文件来执行的软件
- 内核文件:开始操作系统的功能
- Boot loader的功能:
- 提供菜单: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开机选项,多重引导功能
- 载入内核文件:直接指向可开机的程序区段来开始操作系统
- 转交其他loader:将引导加载功能转交给其他loader负责
- 上述第三点说明:boot loader除了可以安装在MBR之外,还可以安装在每个分区的引导扇区(boot sector)
- 上图总结:
- 每个分区都拥有自己的启动扇区(boot sector)
- 图中的系统分区为第一及第二分区,
- 实际可启动的核心文件是放置到各分区内的!
- loader只会认识自己的系统分区内的可启动核心文件,以及其他loader而已;
- loader可直接指向或者是间接将管理权转交给另一个管理程序。
- 如果要安装多重启动, 最好先安装Windows再安装Linux:
- Linux在安装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将启动管理程序安装在MBR或个别分区的启动扇区, 而且Linux的loader可以手动配置菜单(就是上图的M1, M2...),所以你可以在Linux的boot loader里面加入Windows启动的选项;
- Windows在安装的时候,他的安装程序会主动的覆盖掉MBR以及自己所在分区的启动扇区,你没有选择的机会, 而且他没有让我们自己选择菜单的功能。
4.Linux安装模式下,磁盘分区的选择(极重要)
-
根目录为主,表示方法"/"。
-
“挂载”:利用目录当成进入点,将磁盘分区的数据放置在该目录下,也就是进入该目录就可以读取该分区的数据
郑重声明: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