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之 Activity

【Activity介绍】

Activity 是用户接口程序,原则上它会提供给用户一个交互式的接口功能。它是 android 应用程序的基本功能单元。Activity 本身是没有界面的。所以activity类创建了一个窗口,开发人员可以通过setContentView(View)接口把UI放到activity创建的窗口上,当activity指向全屏窗口时,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实现:作为漂浮窗口(通过windowIsFloating的主题集合),或者嵌入到其他的activity(使用ActivityGroup)。activity是单独的,用于处理用户操作。几乎所有的activity都要和用户打交道

  一个应用程序通常由多个activities组成,他们通常是松耦合关系。通常,一个应用程序中的activity被指定为"main"activity,当第一次启动应用程序的时候呈现给用户的那个activity。每一个activity然后可以启动另一个activity为了完成不同的动作。每一次一个activity启动,前一个activity就停止了,但是系统保留activity在一个栈上(“back stack”)。当一个新activity启动,它被推送到栈顶,取得用户焦点。Back Stack符合简单“后进先出”原则,所以,当用户完成当前activity然后点击back按钮,它被弹出栈(并且被摧毁),然后之前的activity恢复。

当一个activity因新的activity启动而停止,它被通知这种状态转变通过activity的生命周期回调函数。有许多回调函数一个activity可能会收到,源于它自己的状态变化-无论系统创建它、停止它、恢复它、摧毁它-并且每个回调提供你完成适合这个状态的指定工作的机会。例如,当停止的时候,你的activity应该释放任何大的对象,例如网络数据库连接。当activity恢复,你可以重新获得必要的资源和恢复被中断的动作。这些状态转换都是activity的生命周期的部分。

 

【Activity生命周期】

技术分享                       

public class Activity extends ApplicationContext {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protected void onStart();

 

protected void onRestart();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protected void onPause();

 

protected void onStop();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在一个Activity正常启动过程中,这些方法调用的顺序是onCreate -> onStart -> onResume;

在Activity被kill掉的时候方法顺序是onPause -> onStop -> onDestroy,此为一个完整的Lifecycle。

那么对于中断处理(比如电话来了),则是onPause -> onStop,恢复时onStart -> onResume;如果当前应用程序的是一个Theme为Translucent(半透明) 或者Dialog 的Activity那么中断就是onPause ,恢复的时候onResume。

那么对于”Other app need memory”,就是我们手机在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时候,有可能打进来电话发进来短信,或者没有电了,这时候程序都会被中断,优先去服务电话的基本功能,另外系统也不允许你占用太多资源,至少要保证一些功能(比如电话),所以资源不足的时候也就有可能被kill掉。

 

【Activity中的方法】

        onCreate:在这里创建界面,做一些数据的初始化工作;可以通过setContentView(View)接口把UI放到activity创建的窗口上

        onStart: 到这一步变成“用户可见不可交互”的状态;

        onResume:变成和用户可交互的,(在Activity栈系统通过栈的方式管理这些Activity,即当前Activity在栈的最上端,运行完弹出栈,则回到上一个Activity);

onPause:到这一步是可见但不可交互的,系统会停止动画等消耗CPU的事情。从上文的描述已经知道,应该在这里保存你的一些数据,因为这个时候你的程序的优先级降低,有可能被系统收回。在这里保存的数据,应该在onResume里读出来。

        onStop:变得不可见 ,被下一个activity覆盖了

    onDestroy:这是Activity被kill前最后一个被调用方法了,可能是其他类调用finish方法或者是系统为了节省空间将它暂时性的干掉,可以用isFinishing()来判断它,如果你有一个Progress Dialog在线程中运行,请在onDestroy里把他cancel掉,不然等线程结束的时候,调用Dialog的cancel方法会抛异常。onPause,onstop, onDestroy三种状态下 activity都有可能被系统kill 掉。

 

【Activity中的通信】

在 Android 中,不同的 Activity 实例可能运行在一个进程中,也可能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中。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机制帮助我们在 Activity 之间传递消息。Android 中通过 Intent 对象来表示一条消息,一个 Intent 对象不仅包含有这个消息的目的地,还可以包含消息的内容,这好比一封 Email,其中不仅应该包含收件地址,还可以包含具体的内容。对于一个 Intent 对象,消息“目的地”是必须的,而内容则是可选项。

  Intent负责对操作的动作、动作涉及数据、附加数据进行描述,Android则根据此Intent的描述,负责找到对应的组件,将 Intent传递给调用的组件,并完成组件的调用。因此,Intent在这里起着一个媒体中介的作用,专门提供组件互相调用的相关信息,实现调用者与被调用者之间的解耦。

  在应用中,我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使用Intent:

        直接Intent:指定了component属性的Intent(调用setComponent(ComponentName)或者setClass(Context, Class)来指定)。通过指定具体的组件类,通知应用启动对应的组件。

        间接Intent:没有指定comonent属性的Intent。这些Intent需要包含足够的信息,这样系统才能根据这些信息,在在所有的可用组件中,确定满足此Intent的组件。
      对于直接Intent,Android不需要去做解析,因为目标组件已经很明确。

Android需要解析的是那些间接Intent,通过解析,将 Intent映射给可以处理此Intent的Activity、IntentReceiver或Service。Intent解析机制主要是通过查找已注册在AndroidManifest.xml中的所有IntentFilter及其中定义的Intent,最终找到匹配的Intent。

 

【Activity中Intent Filter】

  Intent Filter 描述了一个组件愿意接收什么样的 Intent 对象,Android 将其抽象为 android.content.IntentFilter 类。在 Android 的 AndroidManifest.xml 配置文件中可以通过 <intent-filter >节点为一个 Activity 指定其 Intent Filter,以便告诉系统该 Activity 可以响应什么类型的 Intent。

  当使用 startActivity(intent) 来启动另外一个 Activity 时,如果直接指定 intent 对象的 Component 属性,那么 Activity Manager 将试图启动其 Component 属性指定的 Activity。否则 Android 将通过 Intent 的其它属性从安装在系统中的所有 Activity 中查找与之最匹配的一个启动,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 Activity,应用程序会得到一个系统抛出的异常。这个匹配的过程如下:

技术分享 

 

【Activity的栈式管理】

技术分享 

当在程序中调用 Activity.finish()方法时,结果和用户按下 BACK 键一样:它告诉 Activity Manager该Activity实例可以被“回收”。随后 Activity Manager 激活处于栈第二层的 Activity ,把原 Activity 压入到栈的第二层,从 Running 状态转到 Paused 状态。

 

【Activity的加载模式】

standard、singleTop、singleTask、singleInstance(其中前两个是一组、后两个是一组),默认为standard 

standard:就是intent将发送给新的实例,所以每次跳转都会生成新的activity。

singleTop:也是发送新的实例,但不同standard的一点是,在请求的Activity正好位于栈顶时(配置成singleTop的Activity),不会构造新的实例

singleTask:和后面的singleInstance都只创建一个实例,当intent到来,需要创建设置为singleTask的Activity的时候,系统会检查栈里面是否已经有该Activity的实例。如果有直接将intent发送给它。

singleInstance:首先说明一下task这个概念,Task可以认为是一个栈,可放入多个Activity。比如启动一个应用,那么Android就创建了一个Task,然后启动这个应用的入口Activity,那在它的界面上调用其他的Activity也只是在这个task里面。那如果在多个task中共享一个Activity的话怎么办呢。举个例来说,如果开启一个导游服务类的应用程序,里面有个Activity是开启GOOGLE地图的,当按下home键退回到主菜单又启动GOOGLE地图的应用时,显示的就是刚才的地图,实际上是同一个Activity,实际上这就引入了singleInstance。singleInstance模式就是将该Activity单独放入一个栈中,这样这个栈中只有这一个Activity,不同应用的intent都由这个Activity接收和展示,这样就做到了共享。当然前提是这些应用都没有被销毁,所以刚才是按下的HOME键,如果按下了返回键,则无效。

 

【Activity的跳转】

Activity跳转,无返回结果

   这是最简单的Activity跳转方式。从一个Activity启动另一个Activity,直接startActivity(new Intent(当前Activity.this, 下一Activity.class))。

Activity跳转,返回数据/结果

   需要返回数据或结果的,则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 (Intent intent, int requestCode),requestCode的值是自定义的,用于识别跳转的目标Activity。跳转的目标Activity所要做的就是返回数据/结果,setResult(int resultCode)只返回结果不带数据,或者setResult(int resultCode, Intent data)两者都返回!而接收返回的数据/结果的处理函数是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data),这里的requestCode就是startActivityForResult的requestCode,resultCode就是setResult里面的resultCode,返回的数据在data里面。

  ** 注意,在setResult后,要调用finish()销毁当前的Activity,否则无法返回到原来的Activity,就无法执行原来Activity的onActivityResult函数,看到当前的Activity没反应

 

郑重声明: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