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3)之四大组件总结

关于四大基本组件的一个总结:

1> 4大组件的注册

4大基本组件都需要注册才能使用,每个Activity、service、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者都需要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进行配置AndroidManifest文件中未进行声明的activity、服务以及内容提供者将不为系统所见,从而也就不可用,而BroadcastReceive广播接收者的注册分静态注册(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进行配置)和通过代码动态创建并以调用Context.registerReceiver()的方式注册至系统。需要注意的是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进行配置的广播接收者会随系统的启动而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只要接收到感兴趣的广播就会触发(即使程序未运行)

AndroidManifest文件中进行注册格式如下:

元素的name 属性指定了实现了这个activity 的Activity 的子类。icon 和label 属性指向了包含展示给用户的此activity 的图标和标签的资源文件。

元素用于声明服务

元素用于声明广播接收器

元素用于声明内容提供者

2> 4大组件的激活

? 容提供者的激活:当接收到ContentResolver 发出的请求后,内容提供者被激活。而其它三种组件──activity、服务和广播接收器被一种叫做intent 的异步消息所激活

? Activity的激活通过传递一个Intent 对象至Context.startActivity()或Activity.startActivityForResult()以载入(或指定新工作给)一个activity。相应的activity 可以通过调用getIntent() 方法来查看激活它的intent。如果它期望它所启动的那个activity 返回一个结果,它会以调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来取代startActivity()。比如说,如果它启动了另外一个Activity 以使用户挑选一张照片,它也许想知道哪张照片被选中了。结果将会被封装在一个Intent 对象中,并传递给发出调用的activity 的onActivityResult() 方法。

? 服务的激活可以通过传递一个Intent 对象至Context.startService()或Context.bindService()前者Android 调用服务的onStart()方法并将Intent 对象传递给它,后者Android 调用服务的onBind()方法将这个Intent 对象传递给它

? 发送广播可以通过传递一个Intent 对象至给Context.sendBroadcast() 、

Context.sendOrderedBroadcast()或Context.sendStickyBroadcast()Android 会调用所有对此广播有兴趣的广播接收器的onReceive()方法,将intent 传递给它们

3> 四大组件的关闭

内容提供者仅在响应ContentResolver 提出请求的时候激活。而一个广播接收器仅在响应广播信息的时候激活。所以,没有必要去显式的关闭这些组件。

Activity关闭:可以通过调用它的finish()方法来关闭一个activity

服务关闭:对于通过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要调用Context.stopService()方法关闭服务,使用bind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要调用Contex.unbindService ()方法关闭服务

二:四大组件的生命周期

 介绍生命周期之前,先提一下任务的概念

任务其实就是activity 的栈它由一个或多个Activity组成的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 换句话说任务就是” 应用程序” (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比如假设你想让用户看到某个地方的街道地图。而已经存在一个具有此功能的activity 了,那么你的activity 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请求信息放到一个Intent 对象里面,并把它传递给startActivity()。于是地图浏览器就会显示那个地图。而当用户按下BACK 键的时候,你的activity 又会再一次的显示在屏幕上,此时任务是由2个应用程序中的相关activity组成的)栈底的是启动整个任务的Activity,栈顶的是当前运行的用户可以交互的Activity,当一个activity 启动另外一个的时候,新的activity 就被压入栈,并成为当前运行的activity。而前一个activity 仍保持在栈之中。当用户按下BACK 键的时候,当前activity 出栈,而前一个恢复为当前运行的activity。栈中保存的其实是对象,栈中的Activity 永远不会重排,只会压入或弹出,所以如果发生了诸如需要多个地图浏览器的情况,就会使得一个任务中出现多个同一Activity 子类的实例同时存在。

任务中的所有activity 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移动的。整个的任务(即activity 栈)可以移到前台,或退至后台。举个例子说,比如当前任务在栈中存有四个activity──三个在当前activity 之下。当用户按下HOME 键的时候,回到了应用程序加载器,然后选择了一个新的应用程序(也就是一个新任务)。则当前任务遁入后台,而新任务的根activity 显示出来。然后,过了一小会儿,用户再次回到了应用程序加载器而又选择了前一个应用程序(上一个任务)。于是那个任务,带着它栈中所有的四个activity,再一次的到了前台。当用户按下BACK 键的时候,屏幕不会显示出用户刚才离开的activity(上一个任务的根

activity)。取而代之,当前任务的栈中最上面的activity 被弹出,而同一任务中的上一个activity 显示了出来。

Activity栈:先进后出规则
技术分享
Android系统是一个多任务(Multi-Task)的操作系统,可以在用手机听音乐的同时,也执行其他多个程序。每多执行一个应用程序,就会多耗费一些系统内存,当同时执行的程序过多,或是关闭的程序没有正确释放掉内存,系统就会觉得越来越慢,甚至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Android 引入了一个新的机制– 生命周期(Life Cycle)。

Android 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是由Android 框架进行管理,而不是由应用程序直接控

制。通常,每一个应用程序(入口一般会是一个Activity 的onCreate 方法),都会产生

一个进程(Process)。当系统内存即将不足的时候,会依照优先级自动进行进程(process)的回收。不管是使用者或开发者, 都无法确定的应用程序何时会被回收。所以为了很好的防止数据丢失和其他问题,了解生命周期很重要。

Activity生命周期:
技术分享
图3.1activity生命周期图

Activity整个生命周期的4种状态、7个重要方法和3个嵌套循环

1> 四种状态

  活动(Active/Running)状态

当Activity运行在屏幕前台(处于当前任务活动栈的最上面),此时它获取了焦点能响应用户的操作,属于运行状态,同一个时刻只会有一个Activity 处于活动(Active)或运行

(Running)状态

暂停(Paused)状态

当Activity失去焦点但仍对用户可见(如在它之上有另一个透明的Activity或Toast、AlertDialog等弹出窗口时)它处于暂停状态。暂停的Activity仍然是存活状态(它保留着所有的状态和成员信息并保持和窗口管理器的连接),但是当系统内存极小时可以被系统杀掉

  1. 停止(Stopped)状态

完全被另一个Activity遮挡时处于停止状态,它仍然保留着所有的状态和成员信息。只是对用户不可见,当其他地方需要内存时它往往被系统杀掉

  1. 非活动(Dead)状态

Activity 尚未被启动、已经被手动终止,或已经被系统回收时处于非活动的状态,要手动终止Activity,可以在程序中调用”finish”方法。

如果是(按根据内存不足时的回收规则)被系统回收,可能是因为内存不足了

内存不足时,Dalvak 虚拟机会根据其内存回收规则来回收内存:

  1. 先回收与其他Activity 或Service/Intent Receiver 无关的进程(即优先回收独

立的Activity)因此建议,我们的一些(耗时)后台操作,最好是作成Service的形式

  2.不可见(处于Stopped状态的)Activity

  3.Service进程(除非真的没有内存可用时会被销毁)

  4.非活动的可见的(Paused状态的)Activity

  5.当前正在运行(Active/Running状态的)Activity

2> 7个重要方法,当Activity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状态时系统会自动调用下面相应的方

法来通知用户这种变化

当Activity第一次被实例化的时候系统会调用,

整个生命周期只调用1次这个方法

通常用于初始化设置: 1、为Activity设置所要使用的布局文件2、为按钮绑定监听器等静态的设置操作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当Activity可见未获得用户焦点不能交互时系统会调用

  onStart();

当Activity已经停止然后重新被启动时系统会调用

  onRestart();

当Activity可见且获得用户焦点能交互时系统会调用

  onResume();

当系统启动另外一个新的Activity时,在新Activity启动之前被系统调用保存现有的Activity中的持久数据、停止动画等,这个实现方法必须非常快。当系统而不是用户自己出于回收内存时,关闭了activity 之后。用户会期望当他再次回到这个activity 的时候,它仍保持着上次离开时的样子。此时用到了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onSaveInstanceState()用来保存Activity被杀之前的状态,在onPause()之前被触发,当系统为了节省内存销毁了Activity(用户本不想销毁)时就需要重写这个方法了,当此Activity再次被实例化时会通过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将已经保存的临时状态数据传入因为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不总是被调用,触发条件为(按下HOME键,按下电源按键关闭屏幕,横竖屏切换情况下),你应该仅重写onSaveInstanceState()来记录activity的临时状态,而不是持久的数据。应该使用onPause()来存储持久数据。

  onPause();

当Activity被新的Activity完全覆盖不可见时被系统调用

  onStop();

当Activity(用户调用finish()或系统由于内存不足)被系统销毁杀掉时系统调用,(整个生命周期只调用1次)用来释放onCreate ()方法中创建的资源,如结束线程等

  onDestroy();

3> 3个嵌套循环

         1.Activity完整的生命周期:从第一次调用onCreate()开始直到调用onDestroy()结束

         2.Activity的可视生命周期:从调用onStart()到相应的调用onStop()

                在这两个方法之间,可以保持显示Activity所需要的资源。如在onStart()中注册一个广播接收者监听影响你的UI的改变,在onStop() 中注销。

         3.Activity的前台生命周期:从调用onResume()到相应的调用onPause()。



  举例说明:

例1:有3个Acitivity,分别用One,Two(透明的),Three表示,One是应用启动时的主Activity

  启动第一个界面Activity One时,它的次序是

         onCreate (ONE) - onStart (ONE) - onResume(ONE)

  点"打开透明Activity"按钮时,这时走的次序是

         onPause(ONE) - onCreate(TWO) - onStart(TWO) - onResume(TWO)

  再点back回到第一个界面,Two会被杀这时走的次序是

         onPause(TWO) - onActivityResult(ONE) - onResume(ONE) - onStop(TWO) - onDestroy(TWO)

  点"打开全屏Activity"按钮时,这时走的次序是

         onPause(ONE) - onCreate(Three) - onStart(Three) - onResume(Three) - onStop(ONE)

  再点back回到第一个界面,Three会被杀这时走的次序是

         onPause(Three) - onActivityResult(ONE) - onRestart(ONE) - onStart(ONE)- onResume(ONE) - onStop(Three) - onDestroy(Three)

  再点back退出应用时,它的次序是

         onPause(ONE) - onStop(ONE) - onDestroy(ONE)           

例2:横竖屏切换时候Activity的生命周期

他切换时具体的生命周期是怎么样的:

1、新建一个Activity,并把各个生命周期打印出来

2、运行Activity,得到如下信息

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3、按crtl+f12切换成横屏时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4、再按crtl+f12切换成竖屏时,发现打印了两次相同的log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5、修改AndroidManifest.xml,把该Activity添加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执行步骤3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6、再执行步骤4,发现不会再打印相同信息,但多打印了一行onConfigChanged

onSaveInstanceStat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onCreate–>
onStart–>
onRestoreInstanceState–>
onResume–>
onConfigurationChanged–>

7、把步骤5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 改成 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执行步骤3,就只打印onConfigChanged

onConfigurationChanged–>

8、执行步骤4

onConfigurationChanged–>
onConfigurationChanged–>

总结:

1、不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时,切屏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屏时会执行一次,切竖屏时会执行两次

2、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时,切屏还是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竖屏时只会执行一次

3、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时,切屏不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只会执行onConfigurationChanged方法

总结一下整个Activity的生命周期

补充一点,当前Activity产生事件弹出Toast和AlertDialog的时候Activity的生命周期不会有改变

Activity运行时按下HOME键(跟被完全覆盖是一样的):onSaveInstanceState –> onPause –> onStop,再次进入激活状态时: onRestart –>onStart—>onResume

BroadcastReceive广播接收器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只有十秒左右,如果在 onReceive() 内做超过十秒内的事情,就会报ANR(Application No Response) 程序无响应的错误信息

它的生命周期为从回调onReceive()方法开始到该方法返回结果后结束

Service服务生命周期:
技术分享
图3.2service生命周期图

Service完整的生命周期:从调用onCreate()开始直到调用onDestroy()结束

Service有两种使用方法:

1>以调用Context.startService()启动,而以调用Context.stopService()结束

2>以调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建立,以调用Context.unbindService()关闭

service重要的生命周期方法

当用户调用startService ()或bindService()时,Service第一次被实例化的时候系统会调用,整个生命周期只调用1次这个方法,通常用于初始化设置。注意: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或bindService()方法不会多次触发onCreate()方法

void onCreate()
当用户调用stopService()或unbindService()来停止服务时被系统调用,(整个生命周期只调用1次)用来释放onCreate()方法中创建的资源

void onDestroy()
通过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

  初始化结束后系统会调用该方法,用于处理传递给startService()的Intent对象。如音乐服务会打开Intent 来探明将要播放哪首音乐,并开始播放。注意: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会多次触发onStart()方法

void onStart(Intent intent)
通过bindService ()方法启动的服务

  初始化结束后系统会调用该方法,用来绑定传递给bindService 的Intent 的对象。注意:多次调用bindService()时,如果该服务已启动则不会再触发此方法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用户调用unbindService()时系统调用此方法,Intent 对象同样传递给该方法

boolean onUnbind(Intent intent)
如果有新的客户端连接至该服务,只有当旧的调用onUnbind()后,新的才会调用该方法

void onRebind(Intent intent)
补充: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与onSaveInstanceSt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配合使用,见如下代码,达到显示activity被系统杀死前的状态

复制代码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if (null != savedInstanceState) {
String _userid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StrUserId”);
String _uid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StrUid”);
String _serverid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StrServerId”);
String _servername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StrServerName”);
int _rate = savedInstanceState.getInt(“StrRate”);
//updateUserId(_userid);
//updateUId(_uid);
//updateServerId(_serverid);
//updateUserServer(_servername);
//updateRate(_rate);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aveInstanceSt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SaveInstanceState(savedInstanceState);
    savedInstanceState.putString("StrUserId", getUserId());
    savedInstanceState.putString("StrUid", getUId());
    savedInstanceState.putString("StrServerId", getServerId());
    savedInstanceState.putString("StrServerName", getServerName());
    savedInstanceState.putInt("StrRate", getRate());
}

复制代码

引发activity摧毁和重建的其他情形

除了系统处于内存不足的原因会摧毁activity之外, 某些系统设置的改变也会导致activity的摧毁和重建. 例如改变屏幕方向(见上例), 改变设备语言设定, 键盘弹出等.

郑重声明: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